文:释继持师父
完整的禅修,包括了静中修与动中修。
静中修,亦称坐中修,是以一定的静坐姿势来用方法调和身心。
比起其他的姿势,这是比较能帮助我们提起方法来用功的。它比躺着的方式更能提起警觉,不至于心一沉睡着而失去正念;它比站着放松,不至于因离地心吸力较远而易紧绷;它比走动来得安定,不至于因身体动而心随之散去。
因此,我们可以向有经验及有正知见的老师学习禅修,并学习正确的坐姿,以让自己坐在一个较稳、平衡且有助于心收摄的姿势上调和身心。
通过静中修,让身体坐稳且安定下来,再用方法放松身体各部位。借着身体的放松,心也逐渐的放松下来。待身心渐放松了,再进一步用方法来训练心的专注与觉照。长期不断如此的练习,会发现身心渐渐的能放松,也有某种程度的安定。
在坐中修,放松是很重要的基础。如果不能放松就急急得用方法,往往会发现越用越紧绷,根本无法真正用上功夫。所以,在练习方法时不能急,要好好放松身心,即使需要花一些时间来掌握这个基础功夫也耐心做去。
坐中修,也不是马上一坐就见效,它需要耐心与长时间的练习,千万不好五分钟热度。长期,每天定时定量的用功,持之以恒,细水长流,才能日久见功。
在这方面,好好向老师学习,并当成自身的必修功课,老实用功。
释继持
2020年5月1日
于加影清流苑
(行动管制令4)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