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motihada from Pixabay
文:正贤师兄
大学生活节奏紧凑,琐事缠身,对于时间的概念早已模糊。此次应邀写下承担执委时的心得,才猛然想起我卸任已有半年的时间。新届执委上任也有半年了吧。时间过得真快。
看着这批新执委上任,不禁回想当初学长在AGM时,对初上任的我们的一番忠告:“好好享受和体会你们未来这一年的执委之旅。”当时并没有把这句话放在心上。满脑子都是如何开始展开弘法组的工作。现在看回来,才发现这句话适用于每一届执委。
很多事情,还没当EXCO时我不懂,当了EXCO我也不懂,EXCO差不多要卸任了,我才开始明白。
我明白了自己的limit比我想象中更窄。
我明白了现实和理想的差距。
我明白了“责任”这个词的意义。
我明白了当我遇到一些我不想做可是又非做不可时,我该怎么应付。
我明白了“持之以恒”是一件极难得的价值。
我明白了在一个年轻的团队里,很多时候“耐心”比“效率”更重要。
我明白了在一个大家都有缺点,都在学习的团队里,“慈悲”才是关键的价值。允许别人与自己拥有犯错的空间,因为大家都才开始二十岁的旅程,这是一个尴尬而又迷茫的成熟期。
我想,最重要的,我才开始明白自己是怎样的人。
我曾经自认是非常理性的人。我觉得在一个团队里,效率才是王道。我理想中的团队,是一个如同机器一样精密有效的团队。在我看来,感性的处理方式只会阻碍团队的运作。我觉得,不应该在团队里展现出自己的情绪,那样很不“专业”。直到我开始担任执委。
我开始意识到我隐藏着的情绪化的那个部分,早已蠢蠢欲动。
我开始意识到当事情不如我想象中顺利时,我会充满情绪。
我以为我不在乎别人的看法,原来我很在乎。
我之前对学长说的“不要以人数判断活动好坏”很是赞同,直到我发现当我看到活动参与人数上扬时的沾沾自喜。
我以为我了解人性,其实我一点都不懂。
我以为大家在处理问题时都是理性的,后来我才发现我大错特错,包括我在内。
我以为自己的意见很重要很关键,直到我发现每个人都是这样想。
我以为我可以很镇定地在混乱中指挥若定,直到我遇上了突发状况。
我以为需要得到别人的肯定是一件很蠢的事,直到我看到了做了事却似乎没人发现的沮丧感。
我以为我的工作是把手头上的东西完成,直到要卸任了我才发现“人”才是佛学会的要素。
在这承担的道路上,新届执委也已走了一半吧。如果走着走着你发现你或你的队友疲态尽显,不妨慢下来,一起欣赏一下沿途的风景。这是一条景色宜人的路。如果一味地向前冲,在到达终点的那一刻,你才会恍然大悟,最美好的风景早已过去。
希望执委们承担得欢喜。至于卸任的执委们,大家一起努力续写生活的新篇章吧。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