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编辑:僡譞师兄&诗怡师兄
你觉得你幸福吗?还是,我应该问,你时常感到幸福吗?
在第六层的净心阁中, 作为曾是马大佛学会的一员,也是2021年度马佛青国际佛教当代关怀研讨会主席的永鑫师兄围绕着“幸福”这个课题,给我们分享了幸福生活的要点。现在,就跟着小青的步伐,一起回顾净心阁的精彩内容吧!
在课程开始前,师兄在线上为我们展开了“人生价值”拍卖会,拍卖品为智慧、知识、权力、名气、自由、人际关系、财富、健康、美德及勇气。师兄依次向学员拍卖这些人生价值,叫价最高者将得到那项人生价值。这场虚拟的拍卖会结束后,永鑫师兄抛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想拥有这些人生价值?
答案有两个:
- 我们现在缺少这些价值,进而造成现在的不幸福。
- 我们希望能拥有更多让我们过得更幸福的人生价值。
学佛的目的
既然我们无法感到幸福,那么学佛能让我们成为幸福的人吗?当然可以啊!其实,学佛的主要目的就是要让我们成为一个幸福的好人,甚至帮助别人也成为一个幸福的好人。对于很多人来说,幸福的定义是快乐,是当下没有烦恼,并能感受到自身与外在都很和谐的相处。
很多时候,我们会沉迷于贪嗔痴,如追剧、打游戏等。这种即时的快乐也许很容易能让我们感到满足。但,学佛并不是让我们成为这种会因沉迷于贪嗔痴而感到幸福的人,而是成为一个幸福的好人。
虽然幸福感能提升我们对生活的满意度,也能让情绪变得稳定,但更多时候,成为一个好人也很重要。你是否想过,当我们面对应该成为幸福的人或是善良的人这两个选择题时,我们该如何抉择?打个比方,进入社会后,我们的善意经常会别人的善意被曲解或利用。这时,我们通常会舍弃成为好人的选择,以获得幸福感。
那你会怎么选择呢?
苦VS无常
引用永鑫师兄在课上说的一句话:“无常故苦,故苦无我”。当我们内心执着【常】,可是却发现时间是【无常】的,内心与现实的违背使我们【无法忍受】这个无常的世间。这些种种带给我们的【苦】,让我们发现原来【我是无法完全掌控】一切的。
人生无常,许多意外总是来得太突然,杀我们个措手不及,就如前阵子雪隆及彭亨发生的水灾。还有,当别人不按照我们心中的那把尺做事情时,抑或者在面对逆境时,我们才会感叹人生的无常。
如果用原生三角图来解释,人生就像一个无法解开的结。既然我们无法掌控意外的发生,那我们就要直击它、面对它!
如何学习面对生活上的无常?
首先,我们得学会观察自我的变化来分析世界的无常。这个世界每天都在改变,正如我们的念头一般变化无常。试想想,我们平时连自己的念头都掌控不了,怎么还妄想能够掌控别人的想法,让他们照着我们心中的那把尺做事呢?
师兄建议,在发生矛盾或者感到烦恼的时候,不要预设我们能够完全掌控一切。不论最后你成功或失败了都没关系,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思考你在解决烦恼的过程中是否带有“我见”。“我见”是一种思想上的烦恼,是知见上的执着,简单来说是认为自己能主宰一切。所以,若想断绝烦恼,首先我们得学会断绝“我见”。
最后,我们要觉察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很多时候,我们不一定要勉强自己达成内心的那个目标,而是尽全力把眼前的事做到最好。活在当下,建立及培养无常观,把每一天都当作无常去看待。这样无论发生多大的事,你也能心无旁骛地去看待。
结语
我们应该向佛陀学习慈悲与智慧。以爱为动机,以理解为基础,便能活在当下,获得幸福。
管理员心得
幸福的定义和标准对于不同的人都是不一样的。有些人会说只要感觉到一丝丝的快乐就是幸福、有些人会觉得幸福是来自于身边的人给予的爱和关怀、有些人觉得自给自足最幸福、有些人觉得要拥有能够随意挥霍的财富才算幸福…… 尽管大家对幸福的定义和标准大不相同,但必须相信的是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收集大大小小的幸福感,因为幸福就是生命之源泉,我们需要幸福在身边。
“无常故苦,苦故无我”,师兄分享的这句让我深有感触。因为我们无时无刻都在面对着无常,比如说成为净心阁里的管理员,认为自己已经做好了准备但是在课后讨论时还是会遇到回答不了的问题;有时情况相反,觉得课程较深担心无法带领好但是还有同伴和师兄在场辅助。这些都是无常,无论是好变坏或是坏变好,都是不在我们掌控范围内的变化。而由于我们的五蕴身心对某些事有所排斥和对某些事有所追求,所以面对这些变化我们会感觉到苦。
人生的价值在于我们有多幸福;幸福与否在于我们的人生的价值有多少。身为佛教徒,我们必须了解学佛不只是为了成为幸福的人,而是为了成为一个幸福的好人,甚至是帮助别人也成为幸福的好人!
VVV追踪我们以获取更多大学生实用资讯与佛学知识吧!VVV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