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ee Rider 当我冤大头?

文:张喜崇

Free Rider或搭便车者,是一个经济现象,也是一个社会现象。所谓经济现象,就是有人不做贡献,只是享受他人劳动的成果;又或者是社会现象,一些滥竽充数的人,在一个社会群体中,享受着他人努力所带来的好处或名利。比如,在公司的集体项目中,没有努力却享受着和别人一样的酬劳;在社区中不缴交保安费,却享受着社区安全舒适的环境;在团体任务中,不付出努力却享受着任务所带来的分数和赞美。简言之,这类人,只是想要坐享其成,而不想付出与他人同等的努力。

但是现今社会也有一种 Free Rider 的假象,比如有些人在公司的集体项目中,某人被组员排挤,不让他参与讨论和决策;又或者在社区的保安课题上,一些居民就不赞同保安的计划,所以不愿意缴费;在团队任务中,一样努力但是所贡献的成果被组员嫌弃,虽然团队获得奖励或高分,但是个人的建议却不被接纳。这种情况,我归纳为 Free Rider 假象,因为搭便车者实际也愿意贡献,但是不被接纳;或是原本就不想要在同一辆车上,可是却被迫上了车。

我这里讨论的 Free Rider 是第一种情况,是搭便车者的恶习性,是一种贪。而第二种情况并不全然是搭便车者的问题,就不在这里展开讨论。第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有人贪小便宜、贪图利益,我们应该如何自处。特别是在佛法的运用上,我们可以如何应对。《法句经》有偈颂曰:

此心难觉察,

随欲望流转,

智者善护心,

心获得安乐。

首先,一名修行者的首要任务是守护自己的心,不能够和别人的烦恼起相应。别人起了贪心,若我们以嗔心(对他人的厌恶之心)对应,也不过是陷入同样的烦恼。只有心平气和,才能够稳住自己,不随欲望流转。当然,我们也不应助长他人的欲望,如果让这样的人尝到甜头,必然会“食髓知味”,不知悔改。这时候就看我们如何善用智慧,以纠正这类组员不良的意图,以寻求双赢的结果。

第一是知人善用,在任务一开始就做好责任分配。在组员之间寻求共识,并且应该要签订某种在组员之间的协议,以方便日后的问责。一项任务的完成,需要团员的协作和搭配,一些能力较强的组员,可以负责较为艰难的任务;一些能力较弱的组员,可以负责难度较低的工作。确保“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以寻求团队最高的效率。

第二是监督要到位。一旦任务已经分配好,就要确认进度,并做好监督的工作。不要等到最后一分钟,某些组员进度没有跟上,而使到其他组员必须承担此人的失责。如果过程中时刻的追踪进度,就可以在一些组员掉链子时,即刻加以纠正,开会检讨。组员之间应以相互协作,完成任务为首要目标;不要模糊了焦点,变相的成为人身攻击,相互批斗的争论。

第三是互相激励。首先不要一直怀着别人都是不愿意贡献的假想,要心怀感恩。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困难,一个“搭便车者”,相信也会有自己的理由。或者能力不济、或者个人私事、也可能是自己的惰性。如果我们相信佛法,我们就能够“包容”他人“恶”的习性,这必然与个人成长的经验相关,一直到最终演变成了他的“业力”(习惯),就是想要改正,也是有心无力。但是团队的力量(共修),就是可以协助个人战胜恶习性,所以这个时候,有能力的组员更应该协助帮忙,提升他的“善”,让他摆脱“恶”的轮回。


честные казино с быстрыми выплатами
бездепозитные бонусы казино
играть в лучшем казино на деньги
база казино с бездепозитным бонусом
онлайн казино России
casino oyunu

最后是要有坦荡的胸怀。当所有人都尽了最大努力,无论结果好坏,都应坦然接受最终的成果。这也包括在面对一个“搭便车者”的行为纠正。如果从一开始,我们已经无法避免团队中会有这样一号人物,就把协助他,也当作是任务的一部分。如果最终他改变了行为,实为功德;若不成,我们也尽了心。若你们之间的缘分已尽,日后当不在见;若是还需要遇上,则也是业力使然,那么我们可以再次应用文中提出的方法进行应对。只要你不生烦恼,不在造业,这样的关系最终必然消散,而你也最终功德圆满!

 

COMMENTS

WORDPRESS: 2
  • comment-avatar

    很难用坦荡的胸怀对freerider 释然怎么办🥹

    • comment-avatar

      随顺因缘吧!接受自己的这个情绪,放下,且坦然面对,不再内耗,加油!可以尝试以学习的心态去帮助他们。

  • DISQUS: 0
    error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欢迎追踪我们的Facebook及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