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净心阁系列
四预流支
目标:
1. 让学员认识四预流支。
2.让学员认知四预流支是学佛与止息烦恼的步骤与方法。
3.让学员建立对正法的信心。
一、通往圣道之流
“舍利弗曰佛言,世尊,有四种入流分。何等为四?
谓亲近善男子、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次法向。”
《杂阿含》
Source: Subtle Energy
在了解了佛 [...]
六度四摄
目标:
1.让学员认识六度四摄。
2.让学员了解六度四摄在日常生活里的可行性,并加以实践。
1. 何为六度四摄?
Source: Freepik
六波罗蜜,梵语 paramita。全称“六波罗蜜多”,译作“六度”。波罗蜜译为度,是指到彼岸的意思。六波罗蜜中有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为从世 [...]
四无量心
目标:
1. 让学员认识慈、悲、喜、舍。
2. 让学员明白慈、悲、喜、舍之间的相互关系。
3. 让学员了解四梵住必须以智慧作为前导,以止息烦恼为目标。
一、无量的胸怀,崇高的快乐
曾否静下来想过,我们每天忙着上课、读书、考试、工作、参与活动、娱乐等,为的是什么?可以这么说:我们大家所追求的,不外是快 [...]
道圣谛
目标:
1.让学员知道通往灭苦之道――八正道。
2.让学员了解戒定慧三增上学是修行的总纲,以及与八正道的关系。
3.让学员知道八正道的可修性,并进一步想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它。
一、灭苦之道――中道
“如果你的口袋里有臭的东西,不论你走到哪里,都会很臭,所以,请别说是地方的错。” 活到今 [...]
灭圣谛
目标:
1. 让学员了解学佛修行的最终目标是苦的止息。
2. 让学员知道灭的定义。
3. 让学员知道灭的可证性,并想进一步知道灭苦的方法(道)。
一、物质快乐 VS 精神快乐
快乐在我们的脑海中总是离不开这样的一个画面:正在听好听的音乐、正在品尝香喷喷又好吃的美食、正在和喜欢的人在一起等等 [...]
苦圣谛
苦谛 目标 让学员知道了解苦是灭苦的先决条件
让学员认识苦及苦的类别
让学员知道苦的逼迫性,并想进一步探索苦的原因 一、面对实相 一天佛陀来到树林的一棵树下休息。 就在这时,三十位快乐的年轻人,带着他们的妻子,来到这座小树林里 [...]
学习菩萨的精神,人人都能成为菩萨
佛、菩萨、罗汉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修行的层次却是有高低之分的。从修行境界高到低,依次为:佛、菩萨、罗汉。 佛是修行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境界的教徒。其中我们知道的佛是释迦牟尼佛、弥勒佛等。 菩萨是修行到自觉、觉他,但是还没有觉行圆满的教徒。关于菩萨,四大菩萨分别为观 [...]
人的苦法,是由人的活法决定
文:爱仪师兄&爱蔚师兄 苦圣谛,是四圣谛之第一圣谛,巴利语称“dukkha”,中文译为“苦”。“du”是难,“kha”是忍受,所以苦是“难以忍受”、“忍不住”之义。苦亦可解释为“逼迫”或“不圆满”。
什么是“苦”?
“生是苦,老也是苦,病也是哭,死也是苦,与怨憎的人聚会也是苦,与所 [...]
佛教的本质带你了解情绪的产生——学佛必知之回归身心的学习
联合编辑:慧琳师兄和诗怡师兄 随着新学期的步伐,净心阁第8楼层的门也正式打开。在这一层,姚文彬师兄带领我们深入了解佛教的本质。 生活中经常听见佛教徒把“学佛” 挂在嘴边,但你真的明白真正的 “学佛” 吗?佛教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呢?随缘或是佛系,就是学佛吗?
“ [...]
佛教徒一定要皈依三宝?——你不可不知的学佛和皈依的原因
联合编辑:珮瑜师兄 & 海涵师兄 时间潺潺流走,小青陪伴大家爬上了一层又一层的净心阁,今天终于来到了这一学期的最高层——第七层,由喜崇师兄和学员们分享三宝与皈依。 在正式开始分享前,喜崇师兄简单地为大家呈现这一整个学期,已过去的六层净心阁的整合方式,如图: 通过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