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编辑:诗怡师兄&良慈师兄
你有想过探讨自己身体的习惯吗?驼背、翘脚、吃饭时吧唧嘴等等……这些习惯是如何养成的?
在这场线上演说,Sayalay师父分享了《习以为常》这个讲题,主要讲述生活中养成的习惯,并从习惯中认识自己,进而改善自己。
Sayalay师父因受到吉祥尊者的启发而决定成为法工,并在吉祥尊者座下受戒。另外,她也在寻法尊者、佛护尊者与明喜尼师的教导下学习。
正文
身体的习惯到底代表着什么?法句经里说到:“诸法以意为前导,以意为主由意造。” 身和口的表现背后是心,也代表自己习惯的由来。
我们通过眼耳鼻舌身去看到外在的色声香味触,与此同时,心也会将各种色声香味触记录下来。当我们睁开眼睛看外在世界的时候,就会通过以前曾接触的色声香味触去产生反应。
举个例子,当我们看到一个黄色的梨,就会把它记录在心里面,如果下次再看到类似的东西会下意识觉得也是梨,而这就是我们心里面的记录。
那么这个记录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在佛学中,这个记录称为想蕴。当色声香味触记录到心的时候,会根据自己的偏好分出喜欢和不喜欢,当接触到外在的反应时,会产生执取或排斥。
我们长久以来记录的不喜欢的事物叫随眠,亦指烦恼。我们在轮回当中,每一世的经验都不一样,记录的东西不一样,产生的随眠也不相同,这也解释了人与人的世界是不一样的。
减少随眠,解决随眠
Sayalay师父认为,要解决随眠这个问题,或许在疫情肆虐的当下是个好时机。在这段时间,我们不需要跟外在有太多接触,能够很好地观察自己内在的反应。假如自己内在的反应能够有效呈现并且善用使其进步,那么以后面对外在的各种挑战,能够更和谐地共处。
当我们开始观察内在的时候,当自己的善友是最重要的。我们需要连接自己的内在,例如聆听、理解、原谅、支持、鼓励自己的的内心。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面对外在的时候也能够很好应对。
此外,我们应该走向更高的智慧,避免停留在现在。所以,培养正见是非常重要的。寻找善知识是其中一个方法,这样才能将心导向正确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把颠倒想*转成有慧想,才能够带来快乐。另一个关键是修正错误导向的身口意行为,也就是修正苦因。用宽容的心对待外在,那肯定能和内在和谐相处。
(注释*)颠倒想:又叫妄想,当想法(不论好坏)是由感受来牵动的,这就是颠倒想。
结语
在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观察自己的心,观察自己的随眠。只要苦因少一份,就能多一份清净的自在。当一切的束缚已断除,即是一切苦的止息。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