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在《心经》里,“照见五蕴皆空“中的”照“,其实指的是佛教中的觉照(Mindfulness)。
图源:网络
觉照:时刻警觉
觉照,就是时刻警觉。对生生灭灭的念头警觉,观察并反省自己的一举一动,感知与感触外界的事事物物。
举个例子,在我们学车的那段期间,格外注意要踩油还是刹车,对前后左右的车辆也都处处留心。目的地在那个时候并不是那么重要,能够安全驾驶就很好了。这个时候,我们就是全身心活在当下,无时无刻保持觉照。
图源:pexels
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可能是脱P的骄傲),我们一边驾车,一边唱歌聊天、胡思乱想,躯体虽然在车上,但我们的心已经飞去别的地方。本来要去一趟便利商店,不知不觉居然回到了家。这就是失去了觉照。
在生活中,我们也常常心不在焉。
刚开学就想着Sem Break, Sem Break就担心下学期,还没毕业就烦恼工作,都没恋爱就担心婚姻。
快节奏的生活使我们忘了感受生活,纯粹的心灵被蒙上厚厚的尘土。纵使身处艳阳高照,也仿佛被迷雾笼罩。
如何实践觉照?
观察自己的身体状态
图源:freepik
每天抽一小段时间,把全身心的注意力放在呼吸上,纯粹的观察自己的的一呼一吸。不要试图控制它,只是观察。可能你会发现吸气的时候,肚子反而扁下去这种情况,但也要忍住不要改变它。
观察自己的情绪
图源:pexels
不管是快乐、郁闷、烦恼等等任何的情绪出现时,要提醒自己去观察它。感受一下当我们兴奋时,心跳是否会加速,脸蛋会不会热热的;烦躁的时候,肚子会不会不舒服,头脑是不是很沉重。
专注地生活
图源:pexels
对于习以为常的动作,比如说刷牙、吃饭,走路,也要专心的进行,而不要随着其他的念头分神。就拿吃饭来说好了,在吃东西时可以尝试观察和品尝放进嘴里的食物,白饭是否温热,菜是否鲜甜。
禅修:静中修和动中修
图源:freepik
禅修分成静中修和动中修。静中修,顾名思义,是以静坐的姿势来用方法调和身心;而动中修,是在日常生活的动态中调和身心。相比起来,由于动中修的修行范围太广,所以对初学者来说会觉得不太容易掌握,需要跟随老师学习基础的方法。此处建议读者阅读继持师父对这两种方法的介绍。
静中修:【禅修概要】静中修
动中修:【禅修概要】动中修
通过禅修来调和身心,可以有效地凝聚心力,训练心的专注和觉照。
注意事项:念头来袭
念头的生灭无穷无尽,每分每秒都有新的念头。
专心的做事和观察时,我们总会不由自主地评价那件事,比如说吃饭时想到“哇,我现在超专注的欸,我学会觉照了!”,那么这个时候,其实我们就没那么专心了。
就正如观察呼吸时不要控制它一样,当有新的念头来干扰,不需要强硬地逼迫自己忘记它。相反,我们只需要觉知它的存在就好了,只要不追着它跑,它就会自己消失。
觉照带来的力量
“人的生命不在过去,不在未来,而是在当下活动的每一个瞬间。”
图源:freepik
简单地解释活在当下的力量:一头小鹿被一只老虎追着,鹿面向的前方是死路,后方则是那饿虎,显然无处可逃。然而此刻小鹿却吃了一口身旁的幼树苗,这是“当下”;小鹿不因为自己选择的那条碰上老虎的林间小径而感到后悔、也不假想下一刻可能发生的事件,心要的仅有当下的食物、珍惜那刻的美好,也可以感觉开心,这是就是“力量”。
哪怕只有一刻,也要清楚地享受当下生命的最美好。
抓住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在每一个当下都保持着清醒,这样觉照当下,我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始觉悟、开始只注意眼前、开始使我们脱离幻想,也就能够大大地减少我们的烦恼。
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的烦恼来自幻想。
”幻想“,在佛教惯用词语中就是念头的生起,而念头的生灭,是依照缘起法(因果)的。
图源:freepik
举个例子,由于我上个星期刚好在电视上瞄了一眼,并碰巧看到一篇沉船的新闻(因),所以现在我幻想我等下乘的船也会出事故(念头),然后我就直接不乘船了(果)。如果我有觉照的心态,“观”到自己的念头,知道这个念头只不过是因为那一瞬间碰巧看见的新闻造成的多想、只不过新闻报道出事故的交通工具碰巧也是船。要是条件不一样的话,比如自己很忙,没时间打开电视错过了那篇报道,自己就不会多想,自己还是会如常登船的。
“观”到念头的我,知道“果”会因为这个“因”而变异,因此就不执着于登不登船了,因为明白这些念头的生起都是自己“碰巧找来”的。但要是没有觉照,没有”观“到这个”因“是可以因为自己的举动而变异的,没有去想开,就会被念头牵着走。
想着要是真的登船就会产生恐惧而烦恼会不会真的发生事故,没有去想到其实这只是自己的”因“导致的念头、认为是真实的,并不是由各种条件组合而成的(虚),因而使自己的烦恼越滚越大。
但是,我们也不要因为这些念头的生起而羞愧,起念头是很正常的,人无时无刻都会产生一些念头。要记住的重点是在于我们有没有觉照,“观”到念头而如如不动。
当我们开始觉照,就会发现那些问题的本质就是虚幻、不真实,因为问题的不过是源自于因缘,要是没有了因缘就不会有问题。显然这些问题并不会是永久存在的。只要看清这个事实,就不会受其困扰。
除了由幻想所引起的烦恼之外,在生活中,经常有人被情绪控制。正面情绪倒还好,被负面情绪控制的话,伤害的不仅仅是身边的人,也伤害了自己,更让自身陷入痛苦。
图源:freepik
不过,要是我们时刻觉照,知道自己在当下“该做什么”,”观“到自己的情绪生起、接受自己有负面情绪的这件事情,并了解到负面情绪的来源(因),如:学习压力、金钱压力、与他人的关系紧绷。那么我们就会清楚这些因素是无常或不是固定的、是有其他因缘组成的、是不真实的(虚)。要是没有这些“因”,就不会有负面情绪,因此就不执著于负面情绪了。
顺其自然的,就能够平静的看待情绪,而不受其波动所困扰,更不会被它牵着走。这样一来,就不会有负面情绪的爆发以及导致的失态,因为我们已经学会了观察自己的情绪,成为了情绪的主人。
那个时候,不论身内外有多大的风、多大的浪,时刻觉照的我们始终都可以处在自然平静的状态,明白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当情绪正面时保持淡然,而面对负面的时候则处之泰然。
结语
觉照是开悟的种子,让我们懂得万事随顺因缘、不要陷入一切执念、执着之中。
如此一来,我们不但可以间接地使自己的身心欢快、保持着大脑和心理的健康、没有身体的病痛,也会渐渐开始放慢脚步,更能关注此时此刻,欣赏身边美好事物的光华绽放。
只要通过觉照的心态去感受,可能会发现猛烈的阳光带来的不只是刺眼,还有从头到脚的温暖。时时刻刻有了觉照的心态就会把当下的生命活得最极致。
生活也许很苦涩,很艰难,很残忍,可那也是我们的生活。除了我们自己之外,没有人会替我们去活。
从现在开始,试一试吧。
全身心的感受你的感受,观察你的四周,真切地体会活着的感觉。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