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by Manie Van der Hoven from Pixabay
文:邬洁曦师兄
“什么都自己来”的主席
和我在佛学会待过的人,多多少少都曾从我口中听见这句话。这是我从一开始到现在,依然秉持着的原则,也是让我度过四年大学生活的力量。尤其是在过去承担佛学会主席一职的一年又九个月里头,这句话是不断在耳边回荡着。。。。。“有多少,就做多少”。
当初接下主席时候,我就告诉自己我要好好经营延续佛学会应该有的样子。佛学会主席嘛,就是要影响大家能快乐的学佛;这真的是我当初对于自己理事团的一个愿,至少大家是快乐的学佛而不是被周围压力不顺心的情况给压垮了。因此我尽我所能的让理事团只需要做好自己应该的事情而不需要去有不必要的烦恼,我变成了“什么都自己来”的主席。从大件事到芝麻小事,只要是自己比较了解、接受得了的,我都会往自己身上扛。甚至很多时候,我的负面情绪也是自己来,只往自己收藏;不是因为什么,只是觉得没必要影响同样有责任在身的理事法侣们。慢慢的,事情其实并没有如我所设想的越来越轻松,反而是“自己来”的性格深深影响了这群法侣们。
“或许自己是负责掌舵,却忘了还有其他人的共事,才使得一艘船的前行。”
期间,其中一个最深刻的学习是发现和接受情绪的起承转合。曾经以为,只要有颗金刚般坚定的心和水一般柔和的性格,就能好好地处理每件事情。我以为,只要持着一份坚定不移的热忱和如海水般能包容一切的心去和理事共处就行了。可是当事情不如预期的时候,心底却生起了不喜欢的情绪。我也是在后来,学习往自己内心看,才慢慢发觉自己对于一件事情的情绪起伏。
“当眼接收外境的讯息,自己的心来接受;心生起的情绪影响生起的念头,接着展现于自己的身口意。”同样的,在心理学也是有说过,人是会透过五官接受外来的讯息,通过大脑的运作和对那件事生起的情绪,再来投射在自己的明显行为上。“外而内,内而外”。
“接受自己如他人一样有着好与不好;接受自己的不一样;接受一切会改变。”
现在的我,很感恩过去的每个当下,尤其承担佛学会主席的一年又九个月。最大的学习莫过于学习接受自己以及好好面对该面对的时刻,而这份学习应该归功于我的的一班理事法侣们。事他们教会了我什么事面对和接受每个顺逆境,也是因为他们我才更懂得处理人事物。虽然是瑕疵多于完美,对我来说却是每一次成就自己的一份学习。当下的自己,内心是多么的自在和喜悦。
现在的我,已不再是当初的掌舵之人。从过去的学习累积了造船材料,如今努力的造出另一艘船;不为寻找更多的学习或内心的喜悦,而是为了累积更多的造船材料,为每个人制造更多的造船机缘。往往很多人会以为达到某个想要的就会使自己快乐欢喜,可是却忽略了当中的各种因缘和过程。然而是这些让自己察觉和接受每个变化而找到当中的自在,这时候也不会执着结构的好与坏了。
“接受自己如他人一样有着好与不好;接受自己的不一样;接受一切会改变。”
快乐,并不是向外寻求;不管是人事物,只要懂得面对和接受每个因缘的到来,自己能找到的往往是内心的自在和喜悦。这些就是所谓的快乐之缘了。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