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编辑:诗怡师兄&祎雯师兄
简约的生活,是不少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许多人奉行着的理想生活。有人把它和极简画上了等号。一间房间、几件家具、一张摆放整齐的书桌和只挂着几件衣服的衣柜。把自己的空间简化,实行断舍离,只留下最基本的生活用品,这可能就是大众口中的简约的生活。
但,简约的生活真的只是形式主义上的简化吗?简约的生活真的那么简单吗?在马大佛学会与马大毕业生佛友会举办的《自我的醒觉》线上演说中,我们有幸邀请了莫淑清师兄为我们分析其中的道理。莫淑清师兄是马来西亚著名心理辅导师,拥有十二年的辅导经验,同时也是国营电台 AiFM《念念有慈》的常驻嘉宾。
在正式进入主题前,淑清师兄让我们从“心”开始,坦诚面对自己,并提出了三个问题,即:
你想成为怎样的人?
你想拥有什么?
你如何决定自己能拥有自己想拥有的这一切?
对于第一个提问,许多参与者,或者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想成为的不外乎都是一个快乐、健康、优秀的人。
那你想拥有什么呢?大多数人都想拥有幸福、快乐、财富等等。但是,当你看见身边的人拥有某样东西的时候,是不是也会不由自主地想要拥有那样东西呢?简约的生活不只是简化身外物,也要简化你的心。想过个简约的生活,你得学会分辨这几个“要”:
1.需要及想要
需要指的是人类生存必不可缺的东西,如果缺少了某样必需品,生活便会受影响;而想要则是一些非必要的消费,少了某样你想拥有的物品,生活不会受影响,但可能短暂地影响心情。想过个简约的生活,我们必须减少我们“需要”的东西,然后学习简化我们”想要”的东西。但值得反思的是,每个人对于需要及想要的标准都有所不同。
2.社会要及我要
顾名思义,社会要指的是我们身处的环境要求我们拥有的某些东西。打个比方,你所在的村庄要求你考得医学学位,有一种一荣俱荣的概念,这就是社会要;而我要便是你发自内心真正要的东西。以上述的例子来解释,你是因为自己想成为一个拯救他人生命的人才考取医学学位,而不是别人要求或者期许你成为医生,这便是我要。
3.身要及心要
身要指的是我们的身体所需要的,能让你继续存活下去的东西,例如食物和水;心要则是指我们成功办成某件事情后被别人的肯定。我们需要知道,这种心要并不是一种贪欲,而是我们内心的一种需求。心要需要被满足,我们才会有动力去做更多的事情。
结语
不难发现,内心的渴望其实是因为过去的匮乏,所以我们才会对某些东西有一些追求。在修行的过程中,普通人虽然不如已得道的圣人般无欲无求,但这些“心要”能够帮助我们的内心“充电”,支撑着我们走下去。正如我们不能缺少“身要”,因为我们需要它们为我们的身体“充电”,只有二者达到满足才能继续修行。虽然无助于修行,但却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否定我们的心要,也总是会对于我们有这种想法感到不好意思。当你完美地办成一场讲座,当你成功地向大众展示你研究的成果,拥有想要被称赞的想法是正常的,无需感到不好意思。
看清、正视并坦诚面对我们的心要,这是我们的心理基本需求。只有看清楚了,知道我们真正的需求,我们才能丢掉不需要的一切,并处在一个稳定的状态。当我们不知道自己真正所要的,这会让心灵垃圾积累得越来越多,甚至储存在无意识里(我们意识不到,但我们的身体会告诉你,我们需要他)—重点在于诚实面对。这就是一种简约的方式。
须明白,简约生活不是丢掉家里三五年没用的东西,而是通过了解我们的心要。当我们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也会变得简单很多。换句话说,简约就是让我们看清和放下。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