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光明师兄
性格是如此的相似
小明和小小明自小就读同一所幼儿园, 小学, 中学甚至大学。 他们可说是一起成长的老同学, 但是他们彼此都不相识。自从学佛后, 小明才开始认识小小明, 与小小明成为了很好的朋友。相识的过程中小明才察觉到他们的性格是如此的相似,感叹为何彼此不早点认识。 他们拥有共同的爱好和习惯, 从而成为了臭屁相同的朋友。 他们总是形影不离, 共度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小明发现小小明像是充满好奇心的猴子。
小明发现小小明像是充满好奇心的猴子。 这只猴子对新鲜的科技产品, 音乐, 食物和游戏都跃跃欲试。 小小明恰是坐不定的猴子, 坐下来时就会想要游览面子书、聆听音乐、 闻闻茶香、 品尝茶水、 咀嚼零食、 到处走动等等。 即使他安定地坐下来, 也不会超过15分钟。 小小明的思绪更是活跃, 时不时都在回忆过去展望未来。 他希望着美好的经验能够再来一次, 希望着美梦成真, 希望着一切好运都降临他身上。 他应该只有睡觉时段才会沉入宁静中。 幸好有小明, 时时呵责小小明别再玩了、 别再吃了、 别再睡了、 别再幻想了、 别再…… 要不然小小明应该就变成整天发白日梦的小胖子了。
小明发现小小明像是充满好奇心的猴子。
小明也会把小小明形容成一只急躁的野马。 这只野马从事起来就是急急速速, 要求有效率地把事情完成。 他处事过程中情绪难免起伏不定。 当事情如所策划的如期完成, 他就会沾沾自喜。 但是当计划赶不上变化时或是不能如他所愿时, 他就会懊恼、 埋怨及宣泄心中的不满。小小明也会标记曾经与他交际的人, 标记他是位好人、 仇人、 烦人、 偶像等等。 无数的标记连小明都佩服小小明的创意。 他如此急躁一部分来自于他内心的狂野, 另一部分来则是掩饰心中的懦弱。 狂野的他常常通过举止和语言宣泄心中的怨气, 愤怒和痛苦。 另一方面, 他却不愿意在他人面前显出懦弱的一面。 他期望大家给与他的肯定, 支持和称赞。 小小明曾坦白对小明说, 即使他多么努力地掩饰和宣泄,始终都无法纾解内心的苦恼, 然而只会消耗更多的体力和精力继续掩饰和宣泄。 小明发现他情绪不稳定时就会提醒他多放松心情, 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并慈悲对待自己和他人。
总是害怕失去身边的人事物
胆小的老鼠也是小小明的象征。 他天性胆小、 总是害怕失去身边的人事物, 逃避烦恼、 害怕选择、 恐惧死亡、 担心未来等等。 胆小的心灵, 成就了小小明寻找生命的依靠和信仰。 小小明的信仰可真多, 只要是长辈说的, 传统的传言, 网络流传的, 朋友们的分享, 他都信。佳节的仪式和禁忌, 他都会实行与遵守。 但是当小明问起他为什么时, 他都回答不出, 要不是回应宁可信其有, 不可信其无。 他真是一只迷信的老鼠。 小小明算是有点 “小聪明”, 当遇到不如意的事件或挫折时, 他都会编出许多的理由和原因。 他会开始责怪他人的不配合, 今天忘了烧香, 衣服的颜色不吉利等等, 但却缺乏了自我审查。 有小明的陪伴, 他们俩一起探索了许多禁忌背后的用意, 有佛法的引导他们也舍下来迷信的见解。 小明苦口婆心的提点也让他开始审查自己的过失, 减少了他那自我为中心的执着。
Image by 15704019 from Pixabay
原来小小明就是小明的内心
小小明就像小明的镜子, 小小明的所作所为也如同小明。 小明仔细观察, 原来小小明就是小明的内心。 学佛前, 小明不曾往内心观察; 学佛后, 往内心观察使他更了解自己。 猴子,小马和老鼠的性格也不过是外境对内心, 内心对外境的习性反应。 小小明确实存在, 而且深深地影响着小明。 小明从而领悟到学佛就是认识自己, 而学佛的过程就是教育小小明(内心)向上向善, 远离猴子(贪), 野马 (嗔) 和老鼠 (痴)。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这位小小X,
但你认识他了吗? 学习佛法, 认识自己, 认识小小X。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