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编辑:诗怡师兄&祎雯师兄
在圆满结束了马大佛学会净心阁的第一层后,第二层也开放了。马大佛学会诚邀秀枝师兄(熊妈妈)来为大家介绍佛陀的一生,并从中悟出佛陀与人的共同点及不同点。
敏锐的读者必然会感到疑惑,既然是介绍佛陀的一生,那为何净心阁里的标题却是【故事里的王子】呢?
在这场分享会中,熊妈妈最常提到的,便是让我们反思悉达多太子和我们的共同点及不同点。
这是我印象中最深刻的一道问题。我觉得我们从来都把佛陀的故事当作一个人的传奇故事来听。但是听到师兄的分享后,我开始思考,佛陀跟我们有什么差别呢?
图源:pixabay
其实,佛陀也是一个人,也是从一步一步的修行,到最后才最终悟到成佛,脱离生死轮回。
想一想,其实佛陀也跟我们一样也是人,差别在于,佛陀已经修行圆满,而我们可能还在修行的路上。听了这堂分享后,我感觉对学佛更有信心了,也觉得把解脱成道作为终极目标不是一件很荒谬的事情。
我相信学佛从这一刻开始,从这一刻开始遵循佛陀的教导,哪怕路途会很长,但至少我已经在灭苦之道前进,迟早有一天,我们都能解脱烦恼,最终成佛。
众所周知,人这一生中都离不开生老病死,愁悲苦忧恼绝望,执取五蕴(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之苦。但,我们这一生所受的苦难是无法和太子比较的。
我们无法得知悉达多太子在渡这十万个劫是苦是乐,但能肯定的是,悉达多太子所受的苦都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解救芸芸众生。我们生而为人,很多时候为人处事更多时候都是为了自己,很难做到像他一样的大爱。
听了这场分享会,更希望自己能够以别人为出发点为人处事。
故事里的王子究竟是谁?
虽然我们都能猜到故事里的王子指的就是佛陀,但他究竟是怎么从一位尊贵的王子一步一步成为伟大的佛陀呢?既然佛陀身为一位耳熟能详的传奇人物,在一开始也只是平凡的人类,那么这位王子和六道中的我们芸芸众生究竟有何不同呢?
图源:pixabay
这就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古迦毗罗卫城释迦族太子,悉达多的经历开始说起。悉达多太子在成为佛陀之前经历了许许多多的磨练。熊妈妈在这场净心阁分享会中则提到了关于悉达多太子在成为善云子(善慧修行者)这一世时和燃灯佛相遇的故事。
注1:燃灯佛(Dīpaṃkara),名字的寓意为“锭光”,这是因为燃灯佛出生的时候周围一切光明。他是佛教中纵三世佛(在过去、现在、未来开悟的佛)中的过去佛。燃灯佛为释迦牟尼佛之前的佛,而未来佛则是弥勒佛。
注2:善慧修行者是释迦摩尼佛的前生,准备投胎人道,觉悟成佛。他渡过无数个劫数,最终成为了悉达多太子。
图源:网络
善云子本是一个无忧的修行者。在遇见燃灯佛之前,他并没有什么挂碍,他知道自己即将得道,也知道自己死后会到光明的地方。
然而,当他遇到燃灯佛时,他的想法改变了。一天,燃灯佛领着八万四千名阿罗汉来到喜乐城讲经说法。这时,善慧仙人正好经过喜乐城上空去拜访仙友。当他看见喜乐城热闹非凡时,他打听到燃灯佛即将入城,幸喜非常。
燃灯佛的仪仗队到来之际。众人都忙着献上贡品,并在地上布满了各种宝衣,让燃灯佛赤脚走过。由于善慧在山中修行身穿树皮衣,当他见到燃灯佛过来,便解下树皮衣铺在地上。然而,他的行为却遭到众人的耻笑。
燃灯佛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他使用神力在街上化现出一滩污泥臭水。众人纷纷避开,却只有善慧怕污泥脏了燃灯佛的赤脚。他舍身让燃灯佛从他身上渡过肮脏的沼泽地。
虽然善慧知道自己即将得道,但此时的他却不想马上得道,而是想让自己继续轮回,以获取时间锻炼自己的心力及功德,以便日后可以调伏有缘的众生。不仅如此,他希望等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些人都能遇到佛,都能被调伏,就不会过得那么痛苦。他在乎的不再是成不成佛,他在乎的是众生没有机会得到燃灯佛的教诲。
“请接受我的供养,我以我的整个身体交予佛陀,发愿成为未来佛。”
自此,太子渡十万个大劫,不断轮回修功德以求日后能度化众生。
结语
图源:pixabay
人的这一生中必然会遇到许多磨练及苦难。只要调伏自己的贪嗔痴,修持自己的戒定慧,肯定能离开苦难。人不能盲目地崇拜佛,佛只是指路者,一个为我们指向明路的指路者,剩下的路还是得自己走。
想和小青一起拜访净心阁?这是我们的邀请函哟!报名表格
VVV追踪我们以获取更多大学生实用资讯与佛学知识吧!VVV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