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为何理想和现实总不一样?| 张志伟师兄 | 【贴心话】线上演说《自我的醒觉》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骨感:为何理想和现实总不一样?| 张志伟师兄 | 【贴心话】线上演说《自我的醒觉》

联合编辑:良慈师兄&祎雯师兄

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也许我们都经历过,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却始终败于现实。两者之间的分歧造成不小的困扰,中间夹杂着煎熬、失落,以及不甘心,却无可奈何。

张志伟师兄

张志伟师兄——毕业于马来西亚理科大学辅导系硕士,是一名拥有8年辅导经验的心理咨询师,同时也是 Ai FM 爱生活身心灵单元的分享嘉宾。

在这场【自我的醒觉】线上演说,志伟师兄分享【差了哪儿?】这个课题,围绕理想和现实进行演说。

 

理想 VS 现实

理想和现实之间的鸿沟是个无法抹去的存在。我们能做到的是带着很多的理想,在安全的前提下,掉进现实的鸿沟。只有在自己不停地尝试中,才能发现现实的样子,当我们在种种失落和挫折中爬起来,其实就已经让现实和理想慢慢拉近了。

举个例子,志伟师兄曾被佛法的标准困住,觉得学佛就应该严肃、有威严。渐渐地,他发现自己越来越力不从心,发现自己无法成为那个应有的标准。所幸志伟师兄在学习辅导之后,逐渐领悟并慢慢整合,开始诚实面对自己,并迈向了他现在的职业——成为一名辅导师。

图源:pixabay

“学会在理想与现实中生存,在两者中搭建一道桥。”

而这道桥,是成长。

我们都想让理想中的自己,成为现实的自己,而一旦达不到,就会自我批评而备受折磨和忧郁。同样的,如果我们只是注重现实,却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继而会造成为了应付生活而感到焦虑。

由此可见,找到理想和现实的平衡点是很重要的。这里的“平衡点“是指我们要在理想和现实中不停来回摸索,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

 

“理想我”的反思

图源: freepik

在这里,我们需要反思,这个“理想中的自己”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吗?还是说我们只是在满足他人的期待和社会的需要?此外,反思 “理想中的自己” 的目的和动机也非常重要,切勿盲目追求。以下的案例诠释了我们需要反思 “理想我” 的原因,建立正确的自我观念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志伟师兄曾遇过一个成绩优异的学生,所有人对他寄予厚望,但在追求优异成绩的过程中,这位学生却忧郁了。他开始出现幻觉,例如会出现两个幻影,一个幻影让他放弃,另一个幻影则会鼓励他,对他说你已经很棒了。

幸好这位学生知道自己的身体情况,及时向志伟师兄倾诉,并开始服抗抑郁药物。过了一段时间,他的病情渐渐好转,这归功于他过人的 “反思” 能力。

志伟师兄说道,“这位学生,他知道自己在追求什么;他知道自己还想要继续学习;他也知道自己不该过于在意别人的目光或期待。”

 

 

“现实我”的接纳和突破

我们要学会诚实地接纳自己真实的部分和不完美,并秉持着无分别心、诚实和清醒的原则。有时候自以为觉得的好,可能会对别人造成不便。举个例子,有能力的人会下意识觉得自己是对的,却不知道自己的某些行为已经影响到了别人。

图源:freepik

所谓 “人至察则无徒,水至清则无鱼。” 如果对待他人或自己过分苛刻,久而久之人际关系也会受到影响。我们应该用更加谦卑温和的方式与人相处交流,才能快速有效融入社会。

确实,面对自己不理想的部分是非常痛苦的,学会突破这个窘境,达到真正地接受现实的自己。

 

结语

大多数的我们都是普通人,认清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安稳的生活近在眼前。

VVV追踪我们以获取更多大学生实用资讯与佛学知识吧!VVV

COMMENTS

WORDPRESS: 0
DISQUS: 0
error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欢迎追踪我们的Facebook及Instagr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