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编辑:僡譞师兄和诗怡师兄
新冠肺炎(Covid-19)的来临,打乱了许多人的计划,也让许多打工人面临失业危机。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许多收入本就入不敷出的人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艰难的时刻,你是否想过,有能力的我们能为弱势群体做些什么呢?
在行动管制令期间,许多企业或个人纷纷担起社会责任,设立食物银行,或是发起“白旗运动”(#BenderaPutih),呼吁社会大众关心身边正遭遇困难的人。这些事,相信大家都早已有所耳闻。
在净心阁开始前所分享的一段新闻中,在一对设立食物银行的夫妇所经营食物银行中,竟然出现食物竟然越变越多的“怪象”!原来,许多善心人士趁他们不注意时往食物银行放置食品,以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
这种种的一切,都不禁让人感叹“人间有爱”,也让更多人开始关心身边的人,尽力帮助有需要的人。
可是,你可曾想过,看似简单的帮助别人,却可能让人生起烦恼心,非但没感受到助人的“乐”,反而越帮越烦。而在马大佛学会净心阁的第4层中,曾任第51届马大佛学会主席以及2018/2020 马佛青雪隆州联委会主席的志文师兄,给我们带来了这个问题的解药。
现在,就让小青陪你一起回顾净心阁楼层4的精彩内容吧。
图源:pexels
佛教中的布施
在佛教中,这种帮助别人的思想与行动被称为布施(dana)。所谓的布施,重点在一个“给”字,意即将我们自己拥有的东西捐给有需要的人。
布施,可能只是生活中一个看似简单的微笑,筹款活动时所捐献的一点小钱,抑或是参与社区活动,为有需要的人尽一份力。相信这些举动,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轻易做到的事吧。
难道,布施真的那么简单?非也非也!且听小青娓娓道来。
布施的种类
在佛法中,布施被分为3种,即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
财布施
财布施可分为外财施和内财施两种。所谓外财施,就是外在物质上的布施,如金钱、食物、柴米油盐等。而内财施则是自己身体部分的布施,如捐血、捐器官等。
法布施
法布施是一种精神上的布施,如佛法的传达、与人分享快乐的方法与灭除烦恼的方法等。在佛法中,法布施可谓是最无上的布施。
“一切布施中,法布施最无上;一切滋味中,法的滋味最无上;
一切喜悦中,法的喜悦最无上;贪爱灭尽,众苦止息。”
《法句经》第三五四偈
无畏施
无畏施也是一种精神上的布施,是身为学生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做到的布施。无畏施的精神层面很广,其中包括给人安全、给人欢喜、为他人去除恐惧、倾听他人的苦恼、原谅别人等使人得到精神解脱的布施。
现在,我们了解了布施的种类。可是,对于某些“利己主义者”们,心里可能还有些问题。那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布施?布施对刚开始学习佛法的我而言,有什么好处?
布施的好处
1. 提升人际关系
布施会让我们用心了解及关心他人的需求,时常为他人着想。此时,我们内心会渐渐变得柔软,并减少对周围事物的不满。这样一来,我们的人际关系也就会提升。试想想,一个乐于助人的人,有谁不想与他交朋友呢?
2.心生欢喜
所谓“施比受更有福”,有能力布施代表着我们比别人更幸运,更有福报。既然我们都是幸运的一群,我们是不是应该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并适时帮助他人,努力让社会变得更美好呢?
3.好的业报和福报
佛教重视因果,我们时常布施,相等于种下好的因。有了好的因,好的业报与福报(果)自然就会来到。
然而,布施这回事,可谓知易行难,可能一不小心,布施就成了我们烦恼的根源啊!
那要怎么避免这件事的发生?答案就是照顾好自己的“心”啦。接下来,就让小青为大家整理师兄在净心阁中讲解的布施应有和应避免的心态。
图源:网络
布施应有的心态
1.平常心
我们在布施时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起心动念,以平常心看待每一次布施,且布施的时候不因受施者的不同而给予不同的对待。
2.恭敬心
在布施时,我们应以谦卑的态度来行布施,不让受施者感到自卑。同时,我们也应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恭敬心,避免自己因布施而产生一种高高在上的心态。
3.细心准备布施之物
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布施不是将自己不要或品质低劣的东西捐赠给别人,而是抱着一种“这东西是属于我的,现在我看到别人有需要就把它捐出去”的心态。
同时,师兄还特别提醒,在布施时,我们应细心准备布施之物,确保所布施之物的质量与数量足够满足受施者的需求。
4.主动留意他人需要,并主动地施以他人
5.亲自将布施物交到受施者手里
师兄提醒,身为学佛之人的我们应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虽然在疫情期间,我们可能无法亲自将布施物交到受施者手里。然而,正因如此,身为佛弟子的我们更应该思考如何做到人性化的布施,让受施者感受到人间温暖,而不是让布施流于形式。
布施时应避免的心态
1.渴望回报
布施应是我们自己心甘情愿地将自己的财物奉献给有需要的人,因此我们不应以渴望回报为目的。带着渴望回报的心态布施会让我们在布施后耿耿于怀,助长贪欲及嗔心。
2.分别心
分别心会让我们因自己的贪欲而选择特定的受施者,或是区别对待不同的受施者,增长我们的烦恼。
3.我慢心
我慢心会让我们在布施后产生高人一等的感觉,进而产生更强的我执,因此务必提醒自己在布施时保持谦卑的心态。
原来布施有着这么大的学问啊!那身为一个大学生的我,能够布施吗?
关于这个问题,师兄给我们讲了他参与马佛青时的经历。
当时的师兄,只是一个每月只有1000令吉薪水的硕士生,没有多余的钱,也不比他人有智慧,只能将自己的空余时间奉献给马佛青。但在这个过程中,师兄遇见许多生命中的贵人,在与他们相处的过程中,师兄累积了许多资源与人生智慧,而这些智慧帮助他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难与挑战。
在布施的过程中,师兄最深刻的领悟,就是“施比受更有福”。正因我们比其他人更有福报,我们才有机会奉献,回馈社会。在办活动的过程中所受到的鼓励,让师兄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永远不要小看自己的能力”。
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有无穷的潜力,所以有能力的我们应该尽自己的所能,去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帮助他人,并在布施的过程中不断地学习放下身段,谦卑地去做供养。
而这种布施的心态,也会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帮助我们,让我们能够以更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难题。
最后,一起来看看管理员上课后的领悟吧!
图源:unsplash
管理员心得
在我的生活中,我都做过财布施、法布施和无畏施。在财布施方面,我曾经在面子书看到有一位男子因为生病需要接受治疗,但又因贫穷而没法进行治疗。所以,我就把一笔钱转账给他的家人,希望他能接受治疗,早日康复。此外,在法布施方面,身为净心阁管理员的我会需要带课后讨论。因此,我能通过此环节来解答学员对佛教课题的疑惑,并让他们了解更多关于相关课题的内容。至于无畏施呢,最近有一位朋友因为太过压力而崩溃了,我有前去问候他的情况,告诉他当他需要我的时候可以来找我,告诉他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告诉他他已经做得很棒了。
很多时候,我们比别人更幸运,是因为我们有福报帮助别人。因此,每当我们要行布施之前,我们需要省察好自己的心态,确保自己以正确的心态来行布施。这样,我们在行布施的同时,不只能让受施者感到快乐,还能让自己感到快乐,因缘具足了就会得到好的福报。
VVV追踪我们以获取更多大学生实用资讯与佛学知识吧!VVV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