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规划大学生涯(下)?| 大学生涯过半,为人生新阶段续航助力

文:郑联星师兄

前情提要:

 

【10月主题】#大学生作战手册
Year 1
✅迎新周
✅Week 1 完成啦
❓参加多多多活动

Year 2
❓继续参加活动
❓还是往专业领域发展

大学路上依旧还有很多分岔路,而如何抉择始终在于自己内心。

导读:
文:郑联星师兄…

Posted by 青青菩提 UM Bodhi on Thursday, 15 October 2020

 

大二/大三:重点修炼

走完了前坡,遇见各种新鲜事物,有了一些经历的你,来到了第一个分叉路口。

要专修什么科目?要成为哪个社团的干部?是帮忙教授做研究呢?还是选择到国外交流,去看看世界?

有的朋友已有了方向,有的依旧探索。无论如何,大家都在前进着。

你开始对某些科目比较感兴趣,可能是发自内心喜欢,亦可能是人云亦云。你去探索了相关的知识,去更深入了解它,认识了一些拥有相同兴趣的朋友。闲暇时间,大家就聚一聚,进行小型的学术讨论,各个都觉得自己真厉害。专修到一半,觉得越来越有趣,也可能被那变态的难度打退堂鼓,怀疑人生。

成为活动干部的你,满腔热血,龙虎精神,相信自己能引领风骚数百年。和同甘共苦的团队,没日没夜地为活动付出。不知何时,开始得为团员们着想,开始做着联络大家感情的工作,三不五时越出来吃喝玩乐,同时也得兼顾活动的进度。日复一日,你可能依然龙湖精神,热爱这份使命感;你可能累了,心累了,扪心自问“为啥参加这个活动?”,可答案似乎不怎么样…… 终究,活动办成了,成功了,大家举杯同庆;失败了,大家互舔伤口,继续举杯同庆。

有人留着、有人离开、毕生至交、反目成仇、缘聚缘散。

再次参加活动

大二/大三,是大学生涯最辉煌的时期。倘若你活跃于各种活动,那么有大概率你将会是干部或高层。在大一的尾端,社团会有常年会议(Annual General Meeting), 想成为高层的你就得去竞选职位,或者通过一系列的面试 (取决于社团的管理方式)。此外,有的社团会直接邀请你出任“某某”职位,可能是你真的很厉害,也可能此社团非常缺人了,饥不择食。

不管如何,在做决定之前,停下来,问自己:

“我为什么承担这份责任?”

面对困难时,这个问题将会重访,之前的答案也会随之显现。

试想想,倘若当时接手这份职位的理由是:为了让自己做些课外学习;因为他人参加了,我也得参加;为了添加多一些能写在履历表的经验;为了顾及你和那苦苦哀求你参加活动的朋友之间的感情;为了……为了让“自己”得到某些利益,所以参加看看。

这份为了自己的答案,必不能支持你坚持下去。

为了自己的利益,其实不承担更大的责任,也能获得那些利益。想要活动经验,参加基层就有了;想要认识更多人,不参加活动也能做到;想要更好的履历表,申请大公司的兼职工作反而更好;一份友情若建立在我得参加你的活动,不交也罢。

想承担更大责任,你的”为什么”得是庞大的、激动人心的、自我牺牲的、回馈社会的。一位组织的领导,怎能局限于自身利益?把重心从自身,转换去他人,为更多伟大的 “为什么”奉献自己的精力。为了让新生拥有更好的学习环境;为了让贫困学生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为了弘扬佛法,让更多人受益……

大学生应该有担当,勇于承担责任,凡事要有任我其谁的精神,就如地藏菩萨发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地藏菩萨

就如地藏菩萨所发的大愿般,身为大学生,更为青少年的我们,更应该拥有【舍我其谁】的奉献精神。

学业

这个时候的你,基于你所读的科系,可能会有 Final Year Project (FYP), 就算没有科目难度也逐渐攀升。 到了大二/大三,可以开始读选修科目了。 我建议大家用大一的时间好好探索,去问学长和教授关于不同研究领域的状况和知识。可以的话,也能做一些相关的小型项目,试试水温。尽早决定自己想要专修的领域。

决定了自己有兴趣,要深入研究的领域后,就脚踏实地学习吧!每个科系的需求,架构都不一样,有的科系可能更加注重于整体的学习,有的可能拥有更多选修科目。不过,我还是建议大家深入一些领域,即便不在课程要求里面,在这四年做一些自主学习。倘若就读商业管理的你对人力资源有兴趣,那你更该读多些专书、论文、文章,与相关领域的教授交流,参加相关的研讨会,接下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入门工作。大学,深入研究不再是读书、死背、吐在考试答案纸上,这是每位大学生的基本技能。如何分析问题、连接各种的知识、运用知识、提出有根据的看法、作出假设、与不同的专业人士沟通共事、收取资料、整合分析资料、做出有用的结论、以及“解决问题”, 才是大学生在深入研究时该做的事。

大学四年,掌握自主学习这个技能,同时专修了一个领域知识的你,必定拥有很强的竞争能力。

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会被 “兴趣” 和 “钱途” 设两个选择给捆死了。选择了兴趣,就是做低薪工作;选择了高薪工作,就与兴趣无缘了…… 其实并不然,只是我们把自己锁在死胡同里,陷入了非A即B的死题。很多学生,相信自己有那所谓”等待发掘的热情(passion)”,为了寻找这份“热情”,把自己搞疯掉。于是,我们就踏上了啥都来试一试的任务,上了全部科目,做了十几份实习,在每个领域里面,最后两头不到岸。

放心,这是一个经历,一个大多人都经历的过程。我也曾经挣扎犹豫过。

首先,你得了解,在众多兴趣(或不兴趣)中,选择了一个作为专业/职业,并不代表你得放弃其他的兴趣。你并不需要选择一份“热情”,你可以做你热爱的所有事情——你需要的是一份专业。但是,我有那么多的兴趣,每个兴趣看起来又一样好,我该选择哪个才好?

选择人们愿意为之付钱的那一个。

选择一个稀有、有价值、人们不惜付钱雇佣的兴趣/领域。

然后,在此基础上,开始重点修炼。何为重点修炼?上课程、考取专业执照、建立相关社团、撰写书籍、写部落格、出席研讨会、出版学术论文、接触领域大神……去累积相关的职业资本(career capital),让步入职场的你,可以对着雇主说:”其他人可能对这个课题有热情,可是我已经全身全意投入这个游戏了,而且我还拥有很多相关的专业技能——I’m all in!”

工作之所以叫做工作,是有原因的,因为它就是“工作”。

即便是你最热爱的事情,变成工作后,味道可能就不一样了。成熟的大学生,无需为如此芝麻绿豆般的事情烦恼,放宽眼光,在值得拼命一搏的领域上,重点修炼,成为专家。再说,等你有本事挣钱了,你想追求什么热情兴趣都行。你看,马云这不才演了武打戏,出了首歌,还嚷着要做老师呢!

大三/大四:社会过度期

时间无视任何人向前走,任尔百般不愿,时间亦然走到了尽头。

你快毕业了。

剩一年,剩半年?还是几个礼拜?你不禁唏嘘时间不留人,往事如云烟。

活动也办了,朋友也交了,架也吵了,书也读了,在剩下的大学生涯,不如就歇一歇吧!没责任的日子还真是惬意,睡到天亮、划一划手机、上那寥寥无几的课、培养闲暇爱好、约朋友喝茶……有的人会想着,大学快完了,我就好好放纵,来一趟自由行,不想读的书就不读了,做我爱做的事。有的人依旧参加社团,可能是以顾问的身份给予意见,也可能真的念念不忘,活动是他的毕生心血。有的人搞研究,乐此不疲,决心攻读研究生。有的人……我想读了四年的你,也看到了”树枝的另一端“,每个人都为当初提起的树枝,负责任。

大学生涯尽头,另一端是职业生涯,是一个未知领域。四年了,你在大学是”大哥大“;你在社会是“小喽啰”。望着即将到来的未知阶段,紧张、后悔、兴奋、彷徨、忐忑,你又是带着哪个情绪呢?宛如当初的迎新周般,一切是那么的新,也是那么的熟悉。但是这次,工作的最后期限不会被延期,抄袭会被控上法庭,答案也不在书本的末页了。

大学四年了,你来到了……社会过渡期。

社会过渡期

在最后一个学期,很多学生会进入书快要读完,可是没心读了;快要进入职场了,可是还没毕业的窘境。那我就好好放松,歇会儿。停下脚步,放缓节奏是好的,别浑噩度日就好。想要缓慢度过大学最后日子的你,不妨回顾这四年的经历,在日记上挥舞笔尖,记录此时此刻的心得。温故而知新,反思后的你,说不定会有深刻的体悟。闲暇时间多了,与其喝茶吹水划手机,不如培养你那搁置已久的爱好。弹一首曲子、画一幅画、烧一手好菜、写一篇诗文,爱好是能滋润枯燥的时间的。

“生从何来,死从何去?”
“为何人终究得死,活着又有何意义?”
”恶,从何来?”

花些时间,思考这些人生大题,去质问、去探讨、去摸索。
这份经验,必然能对你有很大的帮助。

社会过渡期,不该是搪塞敷衍等着“过渡”去社会,大学生更该做好准备,踏上新的里程碑。决定进入职场的你,继续累积你的职业资本 (career capital);决定深造的你,继续学习更难的知识。每一年,公司都会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录取新血,从开放应征、筛选、面试、试用,到录取都会耗费许多资源。想在初入社会就站稳的你,首要任务便是降低公司的获取资讯成本。在大学时期,积累有用的知识和技能,在应征工作时,若能快速符合公司的要求,那么你便能脱颖而出。

B计划

准备一个B计划,事情进展不顺时,你还有个back up plan

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怎样,未来可能随时向我们抛来一个炸弹。抛来的炸弹,并不是我们能决定的,不过如何处理炸弹,却是掌握在我们手中。

你真的把大学四年过好,学习了很多专业知识,动手技能也是一流,信心满满的步入职场,但职场赏你一巴掌。这个可能发生吗?可能。你与教授们的感情良好,研究成果也获得肯定,外国大学也录取你了,可来了个新冠病毒,你只能呆在家乡,录取也取消了。此刻的你,该怎么办?

是躲在角落怨天怨地,还是寻找另一个出路?

山不转路转,路不转人转。大学末尾,空闲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拟一份计划B。申请工作不顺,那就去经营一些副业。失去了深造的机会,那就做工存钱累积经验,然后再去深造。爱人不要你了,去找下一个呗!

记得,我们很爱把自己锁死在“安全泡泡”里。大学四年了,你应该学会戳破这个泡泡了,去迎接那无限的可能性。

为了不留遗憾……

欢迎来到大学,这是个有着结束的开始。
举起树枝一端,另一端也悬在空中了。

跨出一步也好,踏出半步也罢,
几时偶尔稍微往回走也无妨,
相信你的双脚能引领你,
一步一步地向前迈进,
绝对不会有问题的。

一边珍惜自己的步调和价值观,
一边判断对于人生而言,
什么才是重要的?
什么是能舍弃的?
慢慢地学习成长吧。

将这四年过的精彩充实吧!
这是我们对莘莘学子的请求。

VVV追踪我们以获取更多大学生实用资讯与佛学知识吧!VVV

COMMENTS

WORDPRESS: 0
DISQUS: 0
error

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吗?欢迎追踪我们的Facebook及Instagram!